首页 >> 智库建设 >> 专家观点 |
首届中国殡葬治理30人论坛交流研讨集萃(二) |
殡葬治理与人才培养 杨根来 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我国殡葬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在职业体系、教育体系、评价体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殡葬服务人才的规模层次和能力水平得到了提升,为推动殡葬治理创新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一是职业体系逐步建立。2015年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将原有的6个殡葬职业调整为4个职业5个工种,并在2022年版大典中进一步予以巩固。二是教育体系不断完善。长沙、北京、重庆、武汉、安徽、黑龙江、福建、河南等地的一批殡葬大中专院校办学特色日益凸显;相关高职院校也在为升本积极努力;各类技能培训如火如荼地开展。三是评价体系持续健全。2007年至2018年间,累计有2万余人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取得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两年一轮的全国民政行业殡葬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产生了一批技能大师、技术能手;近3年来社会化的1+X证书考试,累计5000余人次取得了殡仪服务、遗体防腐整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作者系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殡葬治理研究分会会长、教授) 加快建设安宁疗护服务体系 王伟进 殡葬服务已由“殡、葬、祭”三个环节发展到了“终、殡、葬、祭、传”五个环节,临终已成殡葬重要内涵。老龄化加剧背景下,人口老龄化对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和创新等方面的影响被广泛讨论,同时也应看到死亡人口给殡葬行业带来的挑战。我国出台了安宁疗护相关标准,临终关怀也被纳入了健康中国建设等重要规划,一些地方进行了安宁疗护试点,但还有不足。主要表现为:尚未出台专门法规,纠纷处置缺少法律规范;保障范围局限于重症肿瘤患者;管理和服务标准不具体,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医疗保障有限,发展后劲不足;生命文化宣传不充分,发展的社会基础薄弱。 针对以上情况,提出几点建议:基于我国文化设定民事和行政责任范围,提供法律保障;完善管理标准;将部分服务纳入医保保障范畴;针对不同群体出台差异化服务政策;规范从业人员管理;重视生命教育,提升社会认同度。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科技创新 绿色发展 李玉光 传统殡葬存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不文明丧葬习俗、青山白化破坏自然等种种弊端,亟须进行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绿色殡葬是在殡仪、安葬和祭扫等殡葬活动中,减少产生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害的物质排放,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文明低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导向的殡葬行为。 深化殡葬改革,推进绿色殡葬发展,推广文明节俭治丧、节地生态安葬、文明低碳祭扫等殡葬活动,应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开展绿色殡葬关键技术和装备研究,提升可操作性技术成果的示范应用。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基础前沿研究,突破共性关键技术,形成应用示范、制定行业标准规范,为推行绿色殡葬提供科技引领和技术支撑。同时,除了推动修订《殡葬管理条例》、完善殡葬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综合监管以外,还需加强殡葬标准化工作,通过制定修订和实施《绿色殡葬服务规范》等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以“标准化小切口”撬动“殡葬大治理”。 (作者系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基础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推动数字殡葬高质量发展 何立军 随着科技革命迭代演进和人类社会转型发展,数字殡葬作为一种新型丧葬形式,使殡葬服务管理更加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人性化、个性化,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接受。比如,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集虚拟现场、沉浸式抚慰、远程观礼、全息影像、人机对话、程序互动等数字殡仪服务,家属可以突破地域限制,以更加个性化、人性化、智能化的方式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尊重。建立数字墓园或虚拟墓地,让家属通过手机或电脑身临其境般地参观和祭奠。将逝者的照片、文字和视频等资料存储在云端,形成数字纪念册,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数字纪念品。开发智慧殡葬服务管理平台,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殡葬服务。发展在线生命教育,加强数字遗产管理等等。这些数字殡葬场景不仅提高了殡葬管理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还降低了自然资源消耗,实现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当然,数字殡葬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难题。如标准质量、技术安全、观念认知、法治建设等问题都亟须深入研究解决。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后) 科技赋能与信息化驱动 谢发全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殡葬服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为绿色殡葬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主要体现在:通过构建智能化的殡葬服务管理平台,实现对殡葬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有效减少了资源浪费;科技应用推动殡葬服务的个性化与人性化发展,更好地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殡葬服务需求;在新媒体宣传引导下,绿色、生态、文明的现代殡葬观念逐渐普及,海葬、树葬等节地生态葬式葬法被越来越多的群众所接受,生态墓地与环保墓碑等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这不仅节约了土地资源,还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智能化的监控系统有效提升了殡葬服务质量和安全性,为殡葬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将为绿色殡葬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 (作者系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殡葬治理研究分会副会长、中民殡葬集团董事长) 以数字科技传承生命价值 王杉 在数字化背景下,现代殡葬既要满足“殡”与“葬”的功能性需求,更要满足“生命祭祀、纪念文化”的精神追求,这些需要通过数字科技赋能传统殡葬来实现。数字科技如何赋能传统殡葬,实现善终中的“美好”?我们践行绿色、生态、文明和“轻物质重精神、轻形式重内容、轻载体重传承”的发展理念,坚持“殡、葬、祭”并重,从“真、善、和”三个维度构建殡葬美学概念,以数字科技为载体和手段赋能传统殡葬服务中的“殡、葬、祭、缘”各环节,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又实现仁爱精神等人文价值的传承,通过慎终追远,实现民德归厚。要在以科技赋能传统殡葬、以数字传承生命价值的同时,力争做好家风故事和中国故事的分享者、传递者和宣传者。 (作者系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殡葬治理研究分会副会长、北京九礼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优化服务 拥抱数字时代 林烽 在殡葬服务的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三心”理念,不断提高殡葬服务水平。一是以文化为核心,做到尊重逝者,弘扬孝道和慎终追远的传统殡葬文化。二是以客户为中心,善待每一位客户,做到一视同仁。如在清明节期间,无论逝者是否有亲人前来祭扫,园区工作人员都会为其献上鲜花,并举行集体祭扫仪式。三是以服务社会为重心,践行公益是殡葬企业从业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殡葬服务企业做好商业能够更好地去反哺公益,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继续优化服务模式,拥抱数字时代,与其他业界同仁一道,共同为殡葬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积极助力。 (作者系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殡葬治理研究分会常务副会长、西上海(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人生礼仪是人的生命历程中所经历的“过渡礼仪”,在中国社会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与丰富的仪式表现,其中冠婚丧祭等彰显人伦的人生礼仪是传统礼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渡礼仪”视域下,中国传统殡葬礼俗如何守正创新?从殡葬礼俗功能的实用性、殡葬礼俗文化的价值观、过渡礼仪理论的适用性三方面来看,需要以“回归生命伦理观念、重构现代人生礼仪、构建人文关怀机制、融入现代社会治理”为殡葬礼俗改革的总体方向,通过“深入挖掘现代殡葬文化内涵、扎实推进现代殡葬文化建设、全面开展现代殡葬文化创新”,坚持殡葬文化的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把握礼俗实质、树立文化自信、建设生态文明”,强化殡葬礼俗文化的社会功能;通过“临终礼仪的开发、殡葬环节的革新、祭祀礼仪的延伸”,把握殡葬礼俗守正创新的关键。 (作者系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殡葬治理研究分会秘书长、上海荣寿礼仪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随着殡葬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殡葬事业正在由传统殡葬向现代殡葬转型,由殡葬管理向殡葬治理转制,由殡葬文化向生命文化升华。殡葬文化是指以“殡、葬、祭”为基本内容的文化,生命文化则是通过直接服务人的死亡,而服务“生、终、殡、葬、祭、传”全过程的文化。生命文化建构的“一体、两面、三段、四缘、生命六个服务和八个礼仪”是殡葬领域对优秀传统殡葬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化成果,其中“天地人一体论”为节地生态的殡葬改革提供了文化上的支持与认知上的共情;“生命两面论”为殡葬改革从自然属性向社会属性深化做了必要的理论准备和文化铺垫;“生、终、殡、葬、祭、传”六个服务极大地丰富了殡葬服务内涵。同时,充分发挥生命文化在殡葬治理中的作用,依托殡葬服务机构和纪念设施,建立生命文化教育基地,加强生死观、生活观、生命观教育,引导树立现代文明殡葬新风尚。 (作者系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教授) 殡葬治理创新是推进社会文明进步、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一环。推动殡葬治理创新,首先要厘清“治”与“理”的内在逻辑:一是要厘清殡葬治理治什么。殡葬治理主要是整治殡葬活动中有违伦理道德、公序良俗的现象,主要包括:封建迷信与低俗殡葬活动、扰民害民的殡葬活动、造成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的殡葬活动、厚葬为荣的殡葬活动、危害社会的殡葬活动、违规生产与销售殡葬用品、宠物殡葬乱象等等。二是要厘清殡葬治理理什么。殡葬治理要理清几种关系:政府和市场的角色与关系、封建迷信与传统民俗的关系、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其次,通过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和文化引导、推动科技创新与智能化发展、强化监督管理与服务质量提升、引导社会参与、加强殡葬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推进新时代中国殡葬治理创新,助力殡葬事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殡仪学院院长、教授) 《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自古以来,丧祭活动都是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大事。经过两千多年的演进,中华民族形成了独特的祭祀文化。 新时代,丧祭文化应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是推动丧祭立法,以法治建设规范治丧和祭祀活动。二是坚定文化自信,利用好国家公祭日、清明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建设并用好祭祀设施,制定祭祀仪礼规范,传承优良家训、家风、家教。三是贯彻绿色人文理念,推行节地生态葬,不起坟、不立碑(学习古代地下埋墓志铭碑),为生态葬者建立祭祀场所或纪念馆,纠正殡葬礼仪异化和庸俗化现象,做到敬、诚、信、安。四是坚持惠民殡葬,加大治丧和祭祀纪念基础设施建设,对火化及生态葬进行费用减免,推广临终关怀和祭祀服务。五是科技赋能传统殡葬,并注重培养大批新时代殡祭司礼师,使其成为丧祭文化的维护者、教育者、行动者。 (作者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新时代社会服务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 现代殡葬服务更加强调个体尊严和价值、个性化差异化服务、绿色环保理念等,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专业伦理、专业方法等能够给予积极回应。对于专业社会工作助力殡葬服务高质量发展,笔者有以下建议:一是培育“大老年”(老年全周期)社会工作专业,满足老年人全周期、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为社会工作者提供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二是培养“大老年”社会工作多层次专业人才,如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工职高(技校)、本科、硕士、专博等。三是开发“大老年”生命价值课程体系,全方位提升专业社工工作能力。四是推动专业社会工作嵌入殡葬活动,为丧亲者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细致化的服务并构建社会支持体系。五是构建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殡葬话语体系。凝聚社会工作者的共识和价值认同,明确其在殡葬服务中的角色定位和责任使命,引导殡葬服务向着更加人性化、专业化、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作者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人文殡葬的核心是“人”,重点是“文”。构建人文殡葬,要从历史、行业、社会、功能等维度,优化殡葬文饰、传承殡葬文化、共建社会文明。“凝聚”是殡葬活动最重要的人文价值之一。新时代,我们要以凝聚生命共同体、文化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城市共同体为目标,构建现代人文殡葬体系。凝聚生命共同体,就是要把“生命共同体意识”融入殡葬祭全链条、各环节,推进殡葬行业绿色发展转型。凝聚文化共同体,就是要通过殡葬活动让社会成员知其所来、知其所归、知其立于天地之间的价值所在,进而凝聚心理认同、文化认同,构建起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家园。凝聚情感共同体,就是要在殡葬活动中强化家庭这一基本社会单位的情感联结,为个体提供最基础、最直接的情感支持。凝聚城市共同体,就是要将“逝有所安”作为“人民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重构殡葬活动与城市生死两安的关系。 (作者系上海殡葬文化研究所所长) 社会工作推动殡葬行业高质量发展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服务理念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工作与殡葬服务都是助人的服务,两者在“以人为本““案主自决““尊重平等”等服务理念上具有高度一致性。社会工作将这些理念与价值观应用于殡葬行业,尊重逝者、死亡面前人人平等以及慎终追远的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等得以充分体现。其次,服务内容的创新。社会工作嵌入殡葬服务中,能够为服务对象提供从生命末期到安葬全过程的专业服务,主要包括安宁疗护、濒死期服务、身后事安排、哀伤辅导以及生死教育等。最后,服务方法的创新。在提供直接服务的社会工作中,濒死期、居丧期等可以采用个案工作的方法,家庭会议、哀伤辅导则可以采用小组工作方法;在提供间接服务的社会工作中,可以通过社区工作、个案管理、资源链接等提供先进殡葬理念的宣传、濒死期具有多重困难服务对象的服务、身后事的安排、社会救助等服务。 (作者系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 来源:中国社会报 殡葬周刊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