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国新办举行民政事业改革发展情况发布会图文实录 |
陈文俊(徐想 摄)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陈文俊: 现在先请李纪恒部长介绍情况。 2021-02-23 16:03:35 民政部部长李纪恒(徐想 摄) 民政部部长李纪恒: 一、政治建设不断加强。把讲政治贯穿于各项工作,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扎实抓好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将“两个维护”体现到实际工作成效和人民满意上。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持续巩固民政系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要成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加强组织领导,大力支持湖北和武汉抗疫,协调7个省份民政工作队伍跨省支援武汉,部领导带队到武汉督导工作。广泛动员慈善力量、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志愿者参与防控,接收捐赠资金396.27亿元、物资10.9亿件。紧抓养老、儿童福利、民政精神卫生、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殡葬等民政服务机构防控,制定一系列防控指南,全国绝大多数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系统“零感染”。指导各地守牢社区防控阵地,有力服务疫情防控大局。 三、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效显著。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劲头,实施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组织全面摸排监测,全国共有193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低保或特困供养范围,实现“应兜尽兜”。重点保障贫困老年人、未成年人和重病重残人员脱贫。加大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支持力度。出台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治理专项政策,巩固脱贫成果。 四、基本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城乡低保4426.8万人,低保标准同比增长8.6%、11.7%。城乡特困人员477.7万人,基本生活标准同比增长9.2%、12.2%。25.4万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首次纳入国家保障。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分别惠及1212.6万人、1473.8万人。做好受疫情影响困难群众关爱保障,增发生活补贴、价格补贴285亿元,为9.3万未参保失业人员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金。指导城乡社区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防汛救灾。 五、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健全。“十三五”期间先后在203个地区投入50亿元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养老模式。持续增加机构养老床位,实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截至2020年底全国养老机构3.8万个,同比增长10.4%,比2015年底增长37.2%;各类机构和社区养老床位823.8万张,同比增长7.3%,比2015年底增长22.5%。连续四年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行动,出台养老服务综合监管政策,维护老年人权益,提升“老有所养”水平。 六、基层社会治理持续深化。推广优秀社区工作法,深化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加强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城市和农村覆盖率稳步提高。开展“社区万能章”治理,为基层减负。加强社会组织政治建设,提高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率。基本完成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规范收费行为。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深化殡葬改革,开展墓地违规经营排查整治。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全面推进民政工作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我先介绍这些情况。下面,我和几位副部长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谢谢大家! 2021-02-23 16:09:33 陈文俊: 2021-02-23 16:10:04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焦非 摄) 中国日报记者: 2021-02-23 16:13:39 李纪恒: 2021-02-23 16:22:16 唐承沛(徐想 摄) 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 一是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民政业务工作。把兜底脱贫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民政系统的头等大事,全力以赴、尽锐出战,持续将政策、项目、资金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倾斜,筑牢了兜底保障的坚固防线。除了刚才讲的1936万贫困人口纳入低保或特困供养以外,现在全国所有的县(市、区)农村低保标准全部超过了国家扶贫标准,纳入兜底保障范围的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了吃穿“两不愁”。 二是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持续制定出台政策措施,健全完善农村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救助制度,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家庭的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和困难群众监测预警机制,完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农村留守人员、残疾人等福利保障制度。自中央部署打赢脱贫攻坚战以来,民政部门共出台脱贫攻坚政策97项,夯实了兜底保障的制度基础。 三是切实加大特殊群体兜底保障力度。完善低保政策,特别是把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全面落实救助保障政策,确保特困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流浪乞讨人员“应养尽养”“应救尽救”。健全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做到应补尽补、应助尽助。落实好农村“三留守”人员的关爱服务政策,做到“应帮尽帮”、“应扶尽扶”。总的来说,就是要分类施策、精准帮扶,确保各类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都能得到有效保障。 四是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引导社会组织、慈善力量、专业社工、志愿者参与脱贫攻坚,使兜底保障既有力度,更有温度。脱贫攻坚以来,全国社会组织共实施扶贫项目超过9万个,投入各类资金1245亿元,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是有效推动兜底保障工作落到实处。刚才你提出这个问题,以上这些政策、这些要求,关键是要推动落实,要落实到位。民政部开展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定期开展数据比对,逐一摸排核实,确保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兜底保障范围。同时,将脱贫攻坚的情况纳入民政重点工作综合评估项目,加强跟踪问效。我们会同驻部纪检组连续三年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有效遏制了漏保、错保、关系保、人情保等问题,困难群众的满意度超过了98%。 总的看,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各方合力攻坚,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任务圆满完成。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2021-02-23 16:23:14 上游新闻记者提问(焦非 摄) 上游新闻记者: 2021-02-23 16:42:21 李纪恒: 2021-02-23 16:42:57 高晓兵(徐想 摄) 民政部副部长高晓兵: 家庭养老床位的创新是在“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相协调”的指导思想下产生的创新举措,各方面都取得了好的成效。就老年人来说,首先是节省了机构养老的床位费,同时得到了机构养老的专业服务,还可以在自己熟悉的环境当中受到专业化的服务。从养老服务的供应方来说,节省了机构养老要进行的建设和土地的费用,有关的试点城市发现,当达到一定规模以后,投入一个家庭养老床位的费用是投入一个机构养老床位的1/5。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近一两年他们发展了6000张家庭养老床位,相当于建设了50个中等规模的养老院,这个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说到这里,大家一定会感觉这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我们也是这么看的。但是不是所有的上门服务都叫家庭养老床位,也不能盲目发展,它需要有相应的足够支撑。下一步要制定家庭养老床位的规范标准,把它纳入养老服务监管范围,还要很好地布局养老服务机构作为支撑点,并出台政策来支持家庭养老床位建设,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服务家庭养老。我先回答这些,谢谢。 2021-02-23 16:43:42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提问(焦非 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2021-02-23 17:03:51 李纪恒: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将坚持民政工作的政治属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社会建设兜底性、基础性职能定位,按照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的决策部署,把高质量编制实施“十四五”规划与谋划民政事业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把深化改革与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治理能力结合起来,更好地履行民政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职责使命。我最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全面履行基本民生保障职责,确保共同富裕的大路上一个不掉队。巩固拓展兜底脱贫成果,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做好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进一步完善兜底保障制度,在保障对象上适度扩大兜底保障和社会福利范围,将更多低收入人群和更多有需要的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纳入政策保障。在保障内容上,从资金、物质为主逐步向精神慰藉、能力提升拓展。在手段方式上,充分运用大数据比对机制,提高精准保障和便民服务水平。在保障水平上,科学合理地调整完善各类救助保障标准,发挥慈善事业第三次分配作用,帮助特殊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是全面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推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编制实施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因地制宜完善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志愿互助服务、便民利民服务,不断增强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健全社区协商制度,加强智慧社区建设,拓宽民意表达和沟通渠道,发挥居民的主人翁作用,加强社会组织政治建设,健全管理体制和监管机制,引导社会组织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优化行政区划和地名管理,推进婚丧礼俗改革,减轻群众负担。 三是全面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提供支撑。刚才这个问题我们晓兵副部长已经说的很详细,大家很关心,我们一直在全力以赴在做这个事。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让所有老年人能够享有“身边、床边、周边”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高服务的可及性、多样化水平。优化机构养老,优先发展护理型床位,加强医养康养相结合,尽可能满足老年人最迫切的失能照护刚需。大力发展“养老+”新业态,推进养老事业产业协同发展,满足不同层级的养老服务需求,加强养老服务监管,保障养老服务质量。我就点题式的介绍这些情况,请大家继续提问。 2021-02-23 17:04:23 CGTN记者提问(焦非 摄) CGTN记者: 2021-02-23 17:04:57 李纪恒: 2021-02-23 17:05:50 王爱文(徐想 摄) 民政部副部长王爱文: 一是从总体政策制度设计上看,去年我们报请国务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全面落实疫情防控一线城乡社区工作者关心关爱措施的通知》,包括防疫补助、减负减压、轮休补休、关心关爱等,社会上称它为“暖心八条”,为社区工作者履行社区防控的责任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完善了社区工作者的待遇保障。民政部会同中组部、财政部、人社部等有关单位,不断完善社区工作者待遇政策,推动社区工作者待遇提升。我们推动各地建立了社区工作者职业发展体系、建立了符合社区工作者特点的薪酬制度和正常的增长机制。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是上海,提出了“三岗十八级”的做法,我们把上海的经验进行了推广。 三是加强了社区工作者的能力建设。民政部这几年连续主办了全国社区工作者大讲堂,依托《学习强国》等平台开展了社区干部在线培训,与中宣部连续三年举办了35期社区工作者培训班。一些地方也开发了很好的社区工作者培训平台,比如总书记视察过的长春社区学院,就做的比较好。我们还鼓励社区工作者获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从而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薪酬水平。 四是加大了对社区工作者的褒扬力度。民政部联合中宣部开展了城乡最美社区工作者的宣传和推选活动,让广大社区工作者感受到对他们的关怀和关注。去年民政部专门开展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优秀城乡工作者的表彰评选,共表彰了498名在疫情防控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城乡社区工作者。 前不久,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意见》对加强社区治理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下一步,一是民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好文件要求,进一步研究制定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政策措施,加快建立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政策制度体系和长效工作机制。二是加强培训提升社区工作者能力。今年,全国社区(村)都在同步进行换届,换届之后我们将会同中组部等有关部门对他们开展轮训。三是进一步加大对城乡社区工作者的宣传和表彰力度。目前我们正和中宣部开展新一轮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宣传推选活动,启动全国城乡社区治理专项表彰,宣传表彰一批优秀社区工作者。我先介绍这些。 2021-02-23 17:06:13 经济日报记者提问(焦非 摄) 经济日报记者: 2021-02-23 17:09:39 李纪恒: 2021-02-23 17:10:30 詹成付(徐想 摄) 民政部副部长詹成付: 第一,基本完成了最初设定的脱钩改革目标任务,截至去年年底,共有728家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和67491家地方行业协会商会按照“五分离、五规范”的要求基本完成了脱钩改革,完成率分别为92%和96%。 第二,通过改革,理顺了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的管理体系,形成了党建引领行业协会商会发展的新机制。行业协会商会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从“有形覆盖”不断向“有效覆盖”推进。 第三,通过改革,初步建立起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新体制。 第四,通过改革,行业协会商会独特优势和功能作用日益显现。近年来在助力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对外合作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方面,行业协会商会都发挥了政府助手、行业抓手、企业帮手的作用。 五年多的实践证明,党中央作出的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了深化行业协会商会改革的部署,目前我们正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研究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这一重要部署。下一步主要是围绕巩固拓展脱钩改革成果、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完善综合监管、加强引导帮扶,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扶上马、送一程”,以此来提升行业协会商会的各种功能,使脱钩改革以后的行业协会商会走得更远、走得更稳、走得更好,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独特优势和积极作用。 我的回答就是这些,谢谢。 2021-02-23 17:10:45 封面新闻记者提问(焦非 摄) 封面新闻记者: 2021-02-23 17:11:34 李纪恒: 2021-02-23 17:11:52 詹成付: 治理非法社会组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其中公布涉嫌非法社会组织的名单是最基础性的工作。有人说光公布名单有什么用呢?公布名单非常有用,一方面,公布涉嫌非法社会组织的名单是要提醒广大的社会公众跟他们打交道的时候要谨防上当受骗,这是我们的一个善意提醒。另一方面也是期望和恳请社会各方面提供涉嫌非法社会组织活动的线索。我们用的词汇是“涉嫌”,就是说还不确定。因为合法登记的社会组织有固定场所、固定联络人员、固定电话,非法社会组织地点不固定,甚至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我们仅仅依靠现有执法力量很难发现,所以我们公布涉嫌非法社会组织的名单,就是期望靠社会发现,靠社会来举报,我们将通过举报线索进行核查,固定证据,对查证属实、证据确凿的,将依法予以取缔。目前这项工作还在进行之中。 如何识别非法社会组织?首先是广大公众要有一种自醒的意识,天下没有免费午餐,越是利益大的事情越要小心。公众可以通过“中国社会组织政务服务平台”和“中国社会组织动态”微信公众号,随时查询全国各地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名单,核查其合法身份。现在社会组织信息化建设步伐还是很快的。凡是名单中没有查询到的,你一定要小心,肯定不是民政部门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只有这样,才能免于上当受骗。在这里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大家要一如既往地宣传这方面的知识,少让老百姓受骗上当。 我就说这么多,谢谢。 2021-02-23 17:12:21 南方都市报记者提问(焦非 摄) 南方都市报记者: 2021-02-23 17:49:54 李纪恒: 2021-02-23 17:50:23 高晓兵: 首先,要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加快国家层面未成年人保护协调机制的建立,目前正在成立过程中。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推动省、市、县各级建立未成年人保护机制。 第二,要加强国家监护。我们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具体的措施和办法,特别是要落实民政部门的长期监护和临时监护职责。近期我们已经和发改委等多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做好因突发事件影响造成监护缺失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来加强突发情况下的未成年人的监护,取得了很好社会效果。 第三,要加强队伍建设。这部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基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力量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我们将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队伍的培训和指导,以及采取一些激励措施,在现有的4.8万名儿童督导员和66.3万名儿童主任的基础上,构建起适应新时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需要的力量。 第四,要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建设。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建设已经纳入“十四五”规划,建设包括乡镇未保站在内的未成年人保护机构是各级民政部门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重要阵地和工作抓手,要切实落地落实落好。 我在这里也呼吁,我们的记者能够加大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更好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做好这部法的贯彻实施。 2021-02-23 17:50:48 凤凰卫视记者提问(焦非 摄) 凤凰卫视记者: 2021-02-23 17:51:33 李纪恒: 2021-02-23 17:52:18 唐承沛: 一是建设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库。全面开展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以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收入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为重点,建立动态更新的低收入人口信息库,加强监测预警,就是要在茫茫人海中把困难群众精准地找出来,根据他们困难的情况,针对性地给予相应帮扶和救助。 二是健全完善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把走访发现需要救助、需要帮扶的困难群众作为基层组织的重要工作内容,当然也包括大数据监测预警,推动救助理念从“被动救助”向“主动救助”转变。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主动发现,形成主动救助合力。民政部已经陆续公布了全国各级3700多个社会救助服务热线,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渠道畅通,做到及时发现、及早介入、及时救助。 三是构建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根据困难情况和致困原因,划分出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低收入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几个救助圈层,运用不同救助政策实施兜底保障,形成综合救助格局。 四是创新发展社会救助服务方式。过去我们的救助主要偏重于物质救助,给米、给面、给油、给资金,现在困难群众有了多元化的需求,对一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还要提供必要的访视、照料服务,形成“物质+服务”的救助方式。创新急难社会救助,对群众的紧急性生活困难,实行“小金额先行救助”,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跟进救助。实行小金额先行救助,就是当困难群众遇到紧急困难的时候,救助工作要突出一个“快”字。逐步取消户籍地、居住地的申请限制,探索由急难发生地实施临时救助。 五是不断提升便民利民服务水平。全面推行“一门受理、协同办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把低保等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下放到乡镇和街道,因为它们更靠近困难群众。加强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实现各个方面的救助帮扶信息统一汇集、互通共享。在此基础上,推动社会救助服务向移动端延伸,传统的进村入户方式还要继续保持,做到既有“面对面”,又有“端对端”,为困难群众提供更加方便、更加有效的救助服务。谢谢。 2021-02-23 17:52:54 陈文俊: 2021-02-23 17:53:32 来源:国新网 |